5月26日,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区指前镇的全电数字化渔场“渔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并网投入运行。水上设立光伏电池板,水下养殖鱼虾蟹,一池多用,这是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增值电”方面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能源高效率利用,带动相关产业链高水平升级的成功探索。

据了解,螃蟹适宜在16-28℃的环境下生长,这次改造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了一起,光伏板能通过角度变换来改变水面光照量,为鱼塘里养殖的螃蟹遮阳,通过光伏发电驱动地源热泵,还能调节水温,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效果。
同时,光伏让渔场用上了清洁能源,它的储能让渔场有了自己的应急电源,一旦发生停电,随时可以供上电,渔民再也不用担心螃蟹的缺氧问题。整个项目让渔场成为了“零碳渔场”。
据悉,乡村电气化智慧渔业项目的应用,也将电力大数据和渔业养殖更深度融合,让养鱼这项“经验活”变成了“智能操作”,让水产养殖变得更加智能、更便捷、更绿色。
标签:行业新闻
文章来源:
王同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