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广播电视公司2月24日报道,在奶制品行业整体萧条和高汇率环境下,澳洲最大的牛奶加工厂商迈高集团(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日前发布财报显示出现严重亏损。
迈高表示,受公司牛奶收购价格下跌和采购量下降等影响,奶农转向供应其他厂商,公司营收从13.8亿澳元下降至11.7亿澳元,预计2016年下半年净亏损3190万澳元,较上年同期930万澳元盈利,经营状况下滑明显。目前,员工正在担心公司会考虑关闭位于维州Gippsland和州北部产区的工厂。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降水过多影响了澳洲牛奶供应,而加工商对奶源竞争十分激烈,进而冲击了迈高集团的牛奶采收量,影响到销售收入。
综合《金融评论报》等澳媒 1 月 11 日报道,澳大利亚知名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贝拉米(Bellamy’s)在经历一个月的停盘之后,日前发布业绩公告并复盘。公告宣布下调公司 利润预期,首席执行官 LauraMcBain 离职。消息甫一公布, 公司股价一度暴跌 40%至 3.73 澳元,最终收盘至 5.35 澳元,
较上年同期的股价 16.5 澳元已缩水七成。 报道指出,公司 2017 财年收入预计在 2.2 至 2.4 亿澳元 之间,远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 3.3 亿澳元。究其原因,报道认为主要是以有机天然为主要卖点的贝拉米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中国市场销售疲软,以及受到中国监管制度变化的影响,其销售远低于预期,目前已导致公司库存上升、原料过剩及向供货商付款资金不足等。
路透社曝光,澳大利亚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正就迈高集团下调奶价事件进行调查,调查其中是否涉及误导或不公正的做法。
在日前发布的财报中,迈高集团方面也承认,公司将受到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以及ACCC的调查,公司涉嫌违反澳洲公司法以及公平交易和消费者法。
另外,迈高集团以信托的结构上市,以信托基金持有者的身份持有迈高集团发行的信托基金,购买了信托的投资者并不是迈高集团股东,迈高集团的股东依旧以奶农为主。
如果以奶农利益为重,那么迈高集团就要提高牛奶的收购价格,从而让股东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但这对于迈高集团本身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说白了,就会影响公司利润。
如果以信托持有者的利益为先,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下调牛奶的收购价格,但这就会让奶农利益受损,结果可能导致更多奶农退出行业或转投竞争者“怀抱”,也会让迈高集团受到一定伤害。
实际上,上述问题始终伴随着迈高集团,当然,迈高集团也一直在试图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但在行业形势不振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据悉,目前该公司还面临着几家股东提出的维权诉讼,调查重点是“违反持续披露义务,在中国销售婴儿配方奶粉的业绩告知方面存在误导或欺骗行为”。
标签: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