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高阳 494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集中关注因《创造101》而火遍网络的女团练习生选手王菊以及由她引发的互联网狂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首先需要知道王菊是谁。25岁的王菊是国内首档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的参赛选手。节目开播一个月来,王菊如坐上了人气过山车——从一开始的小透明,到因为不符合女团主流审美而被网友攻击,再到因为自信的谈吐和独特的气质圈粉无数,引发互联网的全民狂欢。王菊自身已经成为这个夏天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现象本身既寄寓了对主流女性气质的颠覆和挑战,又包含了由王菊引发的gay icon和性少数群体的讨论,还涉及互联网粉丝文化的大型狂欢。

那么,王菊的出现以及所引发的关于女性独立以及挑战主流女性气质的种种讨论,究竟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还是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原地踏步以及女性的艰难处境——为何一个谈吐正常、举止得体、宣扬女性独立的选手被一举奉为全民偶像并且击中众多女性的High点?而在2005年超女冠军李宇春引发全民狂欢并对正统长发甜美女性气质形成颠覆之后,2018年王菊的横空出世究竟是对主流审美的进一步挑战还是原地踏步?如果说李宇春周笔畅这类中性偶像的出现为性少数群体开辟了一定的生存空间,那么13年后王菊出现并被奉为gay icon的背后又反映了何种现实?此次席卷网络的王菊粉丝狂欢,究竟是一种庶民的胜利,还是当代生活的虚无产物?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我们首先复盘王菊的戏剧化逆袭之路。在《创造101》节目的第二期,王菊以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空降抢位练习生身份登场,当时并未抢位成功,却又因为3unshine成员Abby退赛,以补位选手身份成为101位正式参赛选手之一。开始几期节目中她的镜头并不多,前几期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符合女团主流审美的、曾在韩国出道的美少女孟美岐、吴宣仪,以及符合直男审美、表情管理时常失控但具有迷之观众缘的杨超越身上。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在第四期节目“逆风营救”赛制中,王菊在险遭淘汰时又被选手Yamy拯救,获得旁听生资格。Yamy在节目中表示,选中王菊而非另一位选手倪秋云的原因是后者家里有钱,做什么都能成功,所以这个机会应该给王菊。Yamy的选择引发了观众的不满,王菊被视为一位强行留下的选手,观众甚至开发出一句专门黑她的口号:“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也是在第四期节目中,当其他选手都在因为去留哭成一片时,王菊没有哭,而是表达了自己想继续留在这个舞台上的愿望:“我还想留在这个舞台上,我还有梦想没有完全实现。”“我把每一次的任务都当做最后一次,我还是想为自己争取。”

在第五期节目中,王菊和马东的一番对话圈粉无数。她向马东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实力的不如好看的?”同时在王菊的陈述中,也能看出她对自己在一个女团中定位的思考。她自认为不像其他女团练习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完全没有实力的人。可是为什么我自己认为的实力,还不如光凭好看就可以被观众喜爱。”

紧接着,转折开始发生。先是王菊的黑粉扒出了她的旧照和曾经的生活经历,发现她大学毕业后先后做过小学老师、培训师、互联网猎头和模特经纪人。并且,网友惊诧地发现她以前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和现在截然不同。节目组于是就王菊的过往采访她,问她是否愿意回到过去那个网友认为美的阶段,王菊回应,成为模特经纪人之后,她把独立放在了第一位,把做自己视为人生信条。同时她也引用了自己曾经就读的中学的校训,其中第一条便是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我觉得太重要了。”这段话赢得了不少黑粉的赞誉,网友对王菊的黑转粉就此开始。

在第六期的第二次公演后,王菊被现场观众(女团创始人)投票留下,成功从旁听生晋升为正式学员。王菊在拉票时说的一番话,再次引发观众热议:“有人说我这样子的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在我这里,标准和包袱都被我吃掉了,而你们手里握着的,是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标准。”5月29日早晨7点,#王菊#超级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同时,王菊荣登女团投票榜榜首,其中地铁站投票超过第二名40万票。截止5月31日,王菊的票数达到276万,领先第二名孟美岐一百多万票。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在王菊爆红之后,一部分讨论集中在性别问题上。女权活动家肖美丽在为公众号“尖椒部落”撰写的稿件《“不适合女团”的王菊,凭啥俘获了众多“姐妹”的心?》一文中,认为王菊的爆红是因为她的屡次发言成功触动了大众对于单一审美和规则的怨气。一方面,王菊在一众乖巧、甜美、可爱、苗条的同质化女生中更加容易脱颖而出,受到关注;另一方面,王菊明确表达的对于自己外形的自信以及对于单一审美的反思和再定义的能力,吸引了很多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粉丝,也从侧面缓解了女性粉丝对于自身偏离主流女性审美的外形和容貌的焦虑。作者认为,如果王菊能一路保持,最终成为主流明星,那么她将能帮助很多女孩避免“要么白要么丑,要么瘦要么死”的困境,鼓励更多女性接纳并且勇于表达自己。

何天平在为“澎湃有戏”撰写的《:除了乖巧甜美,女性的“好”还可以是怎样的》一文中指出:当下,虽然对于女权和女性独立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吊诡的是,Ayawawa的理论仍然红透半边天,并且层出不穷的文化消费产品——关于女性力图独立的电视广告、电视剧、电影——仍然在生产披着“大女主”外衣的玛丽苏制品。一方面,对于女性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对于女性的想象却越来越贫乏。在这种状况下,作者认为《创造101》的横空出世,以及不同于主流女团审美的王菊的爆红,为当下女性如何选择成为自己提供了一些参照。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作者认为,在《创造101》中,女性审美标准中那些长久以来在男权凝视下被建构出来的、或者“自我驯化”得来的理想特质,例如乖巧、可爱和甜美已经不复存在,而是趋向多元审美。节目中既有十分标准化、符合日韩正统女团审美标准的成员孟美岐和吴宣仪,也有走中性路线的sunnee,欧美diva风的王菊,又或者是嘻哈路线的Yamy,和“傻里傻气”的杨超越。做自己、成为自己,在这个节目中构成上述这些选手逃离“自我驯化”的一种直接选择。作者认为这种选择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在此时、在此地的反抗精神。当然,作者在文中也指出,作为一档建立在庞大造星工业体系之上的节目,《创造101》中女性的气质彰显和身份认同,实则有别于日常生活场景。换言之,她们的形象塑造深度浸润在整个文化工业结构之中,也必然经历了工业手段的包装和重构。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女性意识”议题变得举足轻重。正是这类节目的消费性生产,赋予年轻女孩自我改造和释放的空间——她们需要在节目的话语体系中通过努力达成一个具有限定性的目标,做到更好的自己。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在这档节目中,女性的“好”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在作者看来,有两个可能的方向。第一是观众视角。《创造101》的主要受众是女性,因此女性偶像往往承载着同性别观众的自我投射,也就是说,女团的养成过程往往被赋予更多的情感期待。女性观众看男团会说:“小哥哥们已经很努力了好吗?”而对于女团则会说:“既然要做女团,就必须得全能。”上述差异客观上鼓励了女团成员不断积极进取。第二是参与者视角。面对观众更为严苛的注视,女团参与者能做的只有“打破”而非“迎合”——因为无论如何她们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能。因此,选择做自己,“我要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或者“我要成为别人无法成为的我”便构成了女团成员的“好”的方向。作者认为,对“弱势”身份和“弱势”关系的突破构成节目的核心看点之一。

在王菊爆红之后,她也迅速被奉为同志偶像(gay icon),即被LGBT群体支持和喜爱的公众人物。肖美丽在她的文章中认为王菊承载着许多同志对僭越性别规范的偶像的需求,以及对改变主流文化、争取平权的渴望。在王菊的粉丝中活跃着一群自我身份定义为“0”的人,即刻板印象中男性同志群体中偏向阴柔的一方。这个群体在王菊的粉丝群中创造了很多关于男同性恋的段子。首先不得不谈到王菊的名字,在如今的大众网络文化中,菊花早已不仅仅指向一种植物,而成为人类排泄口的指代词。与此同时,“菊花一紧”“爆菊”等词也成为一种从男性同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日常玩笑。在肖美丽看来,不符合主流女性性别规范的女性气质让“0”很有代入感,也让他们得以通过观看这样的内容为自己赋权。

在“界面娱乐”一篇名为《“反抗者”王菊》的报道中,研究流行文化的专栏作者红盾局长克里斯认为,像Rihanna、蔡依林等演艺明星一样,具有反抗精神的王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gay icon,成为了gay群体的天后(diva)。在克里斯看来,gay群体喜欢的女性通常都有力量感,能够满足他们内心的某种“保护欲”。虽然在他看来,王菊与真正的天后之间尚有实力和个性的差距,但“文化符号”的造就充满偶然性和随机性,她名字中的“菊”字,本身也构成了一个“梗”。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如果跳出女性和性少数群体议题,从女团节目的流程和生产方式以及粉丝工业角度去看待王菊的走红,又会有何种全新视角呢?撰稿人戴桃疆在为“澎湃新闻·思想市场”撰写的《“黑而胖”的王菊爆红背后:庶民的胜利抑或困境中的狂欢?》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国产女团节目《创造101》所代表的模式以及粉丝和民意在节目中对选手起到的重要作用。

戴桃疆认为,虽然《创造101》在赛制上是韩国模式,但本质上节目呈现出的精神面貌还是《超级女声》式的。具体来说,韩国偶像选秀节目比拼的是基本职业素养,包括扎实的唱跳功底和稳定输出的人格魅力。而在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本土选秀节目中,业务水平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因此成就选手的并非能力,而是“民意”。说到民意,则不得不提及2005年中国娱乐生态演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超级女生》。当年粉丝票选冠军李宇春的横空出世,一方面被西方媒体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则成为中国文化多元的象征,并一度实现了对“中国流行偶像”概念的重新定义。

从2005年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本土粉丝社群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与粉丝文化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兴起。民主文化的兴起以及网络对粉丝社群建设的积极意义纵然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互联网导致的垂直分众也让“大众”不再是铁板一块,整个娱乐文化领域逐渐丧失了诞生巨星的能力。作者认为,伴随实体唱片业的衰落,互联网终端和基础教育的普及使得一切形式的权威都可以迅速被质疑、被消解,因此华语乐坛迎来一个只能不断消费既有天后而无力创造新神的时代。因此,即便王菊拥有和李宇春一样依靠粉丝力量、赢得民意而一夜爆红的能力,可如今的时代与李宇春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再看王菊的粉丝,他们自称为“陶渊明”或者“沈眉庄”,前者是吟诵“采菊东篱下”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后者则是电视剧《甄嬛传》中吟过宋代诗人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后宫嫔妃,引申为“爱菊之人”。王菊本人则用“小菊豆”称呼自己的粉丝。王菊庞大的粉丝群体的构成颇为复杂,性少数群体、女权主义者,也有被花样百出的顺口溜式投票口号和层出不穷的表情包吸引的吃瓜群众。

在戴桃疆看来,正是因为王菊作为一个偶像或者符号的多层含义和丰富层次,才吸引了多元化的粉丝群体,让粉丝可以摆脱韩国既有应援体系的束缚。当下本土的偶像文化是由日本韩国定义的,本土艺人的粉丝群体也早已习得韩国应援规则,根据指导原则分工合作,高度配合——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提供的规则投票,依靠举报规则处理针对自家艺人的差评恶评等等。这种高压的、集体主义的、机械的粉丝应援模式在《偶像练习生》中继续被复制,围绕不同偶像形成的粉丝群体迅速分化,粉丝内部夺权纷争也不曾间断。不同于这种依靠消灭差评而维持好评的严格管控模式,王菊的粉丝则依靠顺口溜的编撰消解网络上嘲讽和差评的攻击性和严肃性,增加了局势的娱乐感。

5月30日,《创造101》的赞助商英树为确保投票打榜的公平公正,暂时关闭了地铁投票通道。据“界面娱乐”报道,有人认为这则消息证实了王菊粉丝刷票的传言,也有人主张这是英树为了确保投票顺利进行的预防之举。

在这场仍然在持续的王菊狂欢中,也有人提出不同的声音。在戴桃疆看来,王菊一夜爆红的背后是中国多元文化和表达机会缺失形成的巨大缺口,但“菊”势喜人的状况也是长期压抑之后公众对狂欢的渴望超越理性选择的结果。王菊的不合时宜、打破常规为当下公众提供了跟风起哄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张月寒在《一瞬间,所有人都在谈论她》一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如今一边倒对王菊赞誉有加的舆论趋势,是理智客观吗?抑或又一次暴露了当下社会的某种精神空虚?张月寒指出,如果抛开粉丝的狂热跟风以及为了追逐热点的各路新媒体的包装溢美,王菊其实只是一个25岁、自信大方、能够明确清晰表达自己欲望而且从不掩饰野心的女生。在当下中国,在一个选秀综艺节目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观点、欲望和野心的自信女孩,受到全民一边倒式的追捧评价,这种现象似乎显得太过浅薄衰弱。

爆菊花是什么意思骂人

与此同时,也有人将讨论的方向引向王菊的未来。在王菊爆火之后,在互联网的群体性狂欢之后,等待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在“界面娱乐”的《“反抗者”王菊》一文中,记者何润萱将王菊的爆火视为一种亚文化的胜利。无论在外表上还是性格上,王菊都没有遵从传统社会女性角色的行为规范,这种对于主流社会的反抗,促成了亚文化的发酵。何润萱引用学者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文谈及亚文化的关键词“反抗”,认为王菊走红和迪克研究的那些1950年代的无赖青年、1960年代的摩登族、光头仔和粗野男孩本质上无甚区别,他们都是社会中的反叛者。那么亚文化、反主流群体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在迪克看来,不外乎这两种形式——商业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而走红之后的王菊,极有可能同时面临这两种形态的收编。因此何润萱指出,王菊的最终结局恐怕已经和她本人意愿无甚关系,收编与被收编,这是支配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终极宿命。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标签:行业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