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打完12388后害怕(纪检监察举报三不受理)

王阳林 211
文章来源:王阳林

江西日报记者朱华实习生袁芳甜

7月25日至31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信访举报宣传周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社区到学校,从机关到企业,一场场面对面的宣传活动在各地有序开展;从报刊到电视,从互联网到楼宇广告屏,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信息产品直达群众身边,掀起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的热潮。

本次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规范检举控告行为,提升信访举报质效”。我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广泛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网络集中宣传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进”活动贴近基层群众

“扫描二维码就能举报,管用吗?”“实名和匿名举报有啥区别?我的个人信息能得到保护吗?”“打12388举报电话,任何维权举报都受理吗?”宣传周活动启动当天,在南昌市红谷滩区,省纪委省监委联合南昌市纪委市监委及当地相关职能部门摆起了宣传台。不一会,群众就纷纷聚拢,向工作人员现场咨询起来。

在耐心释疑解惑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向过往群众发放《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和《举报须知》等宣传册,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易理解的方式,详细阐释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五受理、三不受理”有关内容、监督对象范围、检举控告渠道、检举控告人权利和义务以及诬告陷害行为的后果,对群众实名举报作出正向引导。

“这下明白了,原来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是‘包打天下’的呀!”“想不到写好一封举报信还有这么多讲究。”现场咨询的群众纷纷点赞。

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摆摊设点”集中宣传,打开了信访举报的“阳光房”,减少了信访举报的“神秘感”,引导群众依规依法、理性有序地反映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秩序。据统计,一周时间里,全省累计开展现场宣传2969场,发放宣传资料95万余份,现场接待群众来访咨询9万多人次。

在互联网上,生动鲜活的新闻宣传同样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目光。《纪委监委教您写举报信》《向诬告者亮剑 为干事者撑腰》《纪检监察信访人手记》……一系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图文和视频定期发布,通俗易懂地向网民解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新华社客户端、江西发布、廉洁江西等新媒体平台,相关文章累计点击量超200万次。

让依规依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问题线索“主渠道”、政治生态“风向标”、权力行使“观察哨”、联系群众“连心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监督工作,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省纪委省监委本级,日常问题线索有约六成来自信访举报渠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后,我省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受理对象数量大幅增加。当年,江西创新开展遍及全省的信访举报宣传周活动,引起了中央及省内外媒体的关注。

三年来,我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成效突出,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一些困扰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重复举报和业务范围外信访量较大,占用了纪检监察机关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此,今年我省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周活动,聚力聚焦“五个讲清楚、说明白”:把信访举报受理范围讲清楚、说明白;把“为什么不受理”“应该向哪里反映”讲清楚、说明白;把检举控告申诉人员的权利义务讲清楚、说明白;把信访举报渠道讲清楚、说明白;把信访举报办理原则讲清楚、说明白。通过深入人心的宣传,让群众真正弄明白如何依规依法、理性有序地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宣传周活动中,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以做好信访举报宣传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沉下去”受理群众举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宣传周活动中,很多纪检监察干部发出感慨,要做好“信访举报知识讲解员”,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监督权力,规范信访举报秩序,把信访件办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在群众关注的旧城改造项目现场,南昌市西湖区纪委区监委摆放“圆桌”进驻,积极发掘和收集项目可能产生的违纪违法问题。“我们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将以往的‘被动接单’工作方式变为‘主动点单’,适时开展主动‘约访’实名举报人工作,推动信访举报宣传活动走深走实。”西湖区纪委区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说。

“我们将以此次集中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着力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省纪委省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开展重复举报治理工作,对问题典型的信访举报进行交办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微腐败等问题进行主动跟踪,并通过“解剖麻雀”方式,深入查找重复举报治本之策,推动重复举报治理常态长效。

编审:邹艳红

监制:吴志刚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行业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