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宗旗:充电桩的建设须经过大数据的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王悦 0
文章来源:王悦

新基建引领发展新浪潮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发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嘉宾未删减实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 仝宗旗

非常感谢有这次机会在论坛上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目前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5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3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5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75万台。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集中度高,TOP3运营商占总量的近70%,TOP8运营商占总量的近90%。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5%。

充电量的情况可以看到,疫情对充电运营行业的影响在持续缓解,2月份又急剧下滑,从当时2月份的统计来看,充电桩行业同比下跌了90%以上的用户。随着疫情逐渐的变化,除了北京以外,全国其他地区现在正呈逐步恢复的状态。

私人桩的情况,截至2020年5月,建设安装私人类充电桩75万台,未配建私人桩数量35万台,未配建率32%。这个数据是从4S店报上来的。

主要原因是比较集中的,除了一些大客户,大集团自己建桩以后,主要集中在居住地物业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这个原因占的比较集中,占70%。

我们也对换电进行了统计,截止到2020年5月,换电站共计449座,主要是奥动、蔚来、杭州伯坦。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为更好的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我国充电设施的整体建设在不断完善。同时充电行业的发展,已由初期的“跑马圈地”、“超前投建”,逐渐调整为目前的“切合需求”、“合理超前”的模式。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政策我做了一个梳理,由于时间原因我不详细说了。里面提到2018年11月9日,《关于印发〈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表示,“要继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充电基础设施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5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框架体系。近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让这些政策措施尽快落地!

从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模预测主要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结构、车辆充电需求、以及充电方式等因素。预计到2025年,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将超过100万台,私人充电桩超过500万台;到2035年,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将超过500万台,私人充电桩超过5000万台。

这几个要素主要从新能源的汽车结构,不同场景下的充电需求以及不同车辆需求营运方式做了提前概要预估。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讲,最重要的是安全。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有大功率的充电,即插即充,预约充电等等,以及电网的互动,包括电池的储能等等。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说,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

1.按需配建。由粗放转向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效率提升;

2.精细化管理。多方合作、共同管理、瞄准运营类市场。包括看到一些比较优质的充电站不仅仅提供一个充电单一的服务,也会有一些增值的服务,比如说有些做的比较好的充电站,我看到一些休息室、便利店,甚至高档小区周边的充电站、冷库的需求。我觉得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说明运营商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所有的充电站也好、充电桩也好,建设必须是经过大数据的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包括现在各个运营商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平台,平台功能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大家对大数据越来越重视,核心的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上,产生的经济价值是什么样的,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3.增值服务竞争。配套休息室、便利店等。

4.服务平台差异化。平台功能定位、大数据产生经济价值。

5.+充电设施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6.服务网络带动,充电服务网络促进其他业务增长。

汽车、互联网、金融保险、房地产、石油能源等行业布局充电服务网络。

发展阶段政策建议,2025年以前,政策鼓励扶持阶段;2025年以后,政策和市场双驱动阶段;2035年以后,市场主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阶段。

最后说一下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监控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接入的是一些静态数据,后续可能也会接入运营中的数据,国家的平台虽然已经上线,后续也有一些调整,主要打通国家的平台和各省市的平台以及与企业的三级互通。

年初的时候提到新基建这个概念,虽然现在是疫情阶段,包括媒体、政府对咱们这个行业特别关注,希望在新基建大好的形势下,大家能利用好这个机遇,更好共同群策群力,把这个行业更好快速发展。

谢谢大家!

标签:行业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