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多少度?(百分百立马发烧方法)

王同一 252
文章来源:王同一

发烧是多少度?(百分百立马发烧方法)

医生,我发烧了,给我开点消炎药吃吧……

医生,我有点低烧,36.5℃……

医生,我发烧还需要查血吗……

医生,体温表是这样夹吗……

工作中,碰到太多关于发烧的病人,发烧病人提出的问题也各种各样,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关于发烧的基本小知识吧。

▍什么叫发热呢?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异常,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测量体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体温测量要规范,常见方法有腋测法(日常生活最常用的方法),口测法,肛测法,上述三种方法使用水银柱体温计;

近几年出现红外线体温计,用于耳朵、额头等部位的体温测定。

下面就介绍下腋测法的注意事项:

体温计使用前,需要把水银柱甩到35度一下,头端放在腋窝深处,夹紧上臂,十分钟后读数。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注意腋窝处有没有太热或者太凉的物品,将腋窝的汗擦干。

这种方法简便、安全,而且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体温多少算发热呢?

  • 低热:37.3-38℃

  • 中等度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以上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要说明的是,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劳动或者进餐后体温也可略有升高,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月经前以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另外,高温环境下也可以使体温稍高。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呢?

临床常见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发热,常见于平时流感,急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等等。

2、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因

  1. 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2.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等;

  4. 变态反应疾病:如药物热、溶血反应、风湿热等;

  5.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等;

  6. 血栓及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脾梗死等;

  7. 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导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

  8. 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热;

  9. 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中暑,大面积烧伤等;

  10.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等;

变态反应疾病:如药物热、溶血反应、风湿热等;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等;

血栓及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脾梗死等;

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导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

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热;

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中暑,大面积烧伤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出现发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在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建议不要滥用抗生素。

  • 若体温超过38.5℃或者出现头痛等严重不适可以口服退烧药,最常见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片,也就是俗称的扑热息痛,注意两次用药间隔4-6小时;

  • 若体温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冰袋用干燥毛巾包裹后放在头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

  • 用温水擦浴,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从颈部沿手臂外侧,腋下沿手臂内侧,腹股沟沿腿部至足。

若体温超过38.5℃或者出现头痛等严重不适可以口服退烧药,最常见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片,也就是俗称的扑热息痛,注意两次用药间隔4-6小时;

若体温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冰袋用干燥毛巾包裹后放在头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

用温水擦浴,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从颈部沿手臂外侧,腋下沿手臂内侧,腹股沟沿腿部至足。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不要捂得过多,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发热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休息,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的,多喝水,补充水分。

参考资料:

诊断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何小晴,春雨医生专家团成员


标签:行业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