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
看一例奶粉所致口周接触性皮炎:
不是表现为荨麻疹或湿疹,
也不是消化道或呼吸道过敏症状,
而是仅仅发生于口周接触部位的红斑!
吃的可都是进口奶粉!
每次40ml,吃完嘴角和旁边碰到奶的地方都有红斑,然后慢慢淡下来,1小时左右完全消失,屡试不爽只有更改喂养方式。
涂在耳后也会发红,但手背手臂不会。
口周皮炎的常见原因
皮肤过敏也是千奇百怪,包括许多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接触性唇炎或接触性皮炎。
常见的如对芒果等热带水果过敏,尤其儿童,口周红肿瘙痒,可见密密麻麻的小丘疹甚至水疱。
有些人切小块少量吃没事,整个芒果啃就麻烦了,因为直接触嘴唇周围皮肤而容易发生。
也有些只对某些芒果过敏,对另外品种则没事。
还有不少原来过敏的,过几年自然脱敏风起云散了!
对绚丽多彩的唇膏过敏更是常见,所含的色素、香料和其他添加剂都可能成为元凶。
有些人一吃火锅就不行,不一定是对牛羊肉或某些食材过敏,只是一些调味品惹的祸,还有酒精作为帮凶。
极少数人嘴唇皮肤变得极其脆弱,温度稍微高点就不耐受。
最可怜的连吃饭都要冷却后吃,否则马上变成香肠嘴。
所以尽可能寻找可能的诱因并加以避免,
为皮肤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不是陷入恶性循环。
越急越糟糕,因为情绪也是影响皮肤健康的重要一面。
斑贴试验等有助于寻找常见的接触致敏原。
口周皮炎的治疗
至于治疗,急性期炎症明显还是要积极控制。
如一些不含氟的温和激素,或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布特对于极端恐惧激素药膏的患者也是一种选择,对有些人抗炎作用还是可以的,而且基质较油,起到一点锁水作用。
局部保湿修复建议用一些高品质的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最好是无菌生产,其中的大分子玻尿酸虽然不吸收,但能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
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也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减少复发。
具体还是要根据皮肤特点个性化选择,
防治结合,让肌肤和心情都没那么烦躁。
吃或不吃,皮炎都可能在那里!
既不要盲目忌口,搞得什么也不敢吃;
也不要海吃胡喝,饮酒刺激什么都敢。
细致观察寻找疑凶,避免一些可能的诱因。
让我们愉快健康的吃!
感谢您的阅读,请点击关注!如有不当,请谅解!
标签: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