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王楠 0
文章来源:王楠

发现儿童敏感期,让孩子无阻碍地度过(0~6岁)

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成长中,因内在成长的需要,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并不断重复练习。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 什么是敏感期?首先要从生物敏感性说起。

在我和年轻的父母交流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总是吃手”“孩子为什么喜欢往嘴里塞东西”“孩子为什么总爱问词语的意思”“孩子为什么不接受不完整的东西”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通常都是先恭喜这些父母:“恭喜啦,这意味着你的孩子进入了敏感期。也就是说,孩子进入了一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

即使我这么说,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况,我微微一笑说道:“我来讲一个故事吧,听完这个故事,你就懂得敏感期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我把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关于昆虫敏感性的研究,编成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讲了出来。

有一个雌蝴蝶要产卵了,为了保证卵的安全,它在树枝与树干连接的隐蔽位置找到了产卵点,并小心翼翼地产下几十只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由于树枝和树干的庇护,这些卵安全地发育成熟了。一只幼虫在破壳而出后,迅速把卵壳吃掉,随后又吃掉了临近的几只卵,补充体力。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不多久,所有的幼虫都破壳而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食物。它们还太小,无法咀嚼周围的大的树叶,只能依靠树梢的嫩芽为生。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可是幼虫是怎么知道嫩芽在树梢呢?而且,从树干和树枝交接的地方到树梢,需要经过很长一段距离,而幼虫又没有导航仪,怎么能不迷路却安全到达呢?

这完全不用操心,没有一只幼虫会在寻找嫩芽的过程中迷路,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敏感性。

实际上,这种蝴蝶幼虫对光有种本能性的敏感,出生后就会朝着光线最充足的树梢爬去,而那里,就让它们得以生存的美味,也就是嫩芽。

又过了一段时间,贪吃的幼虫渐渐长大了。这个时候,它们除了吃嫩芽外,也可以吃大片的叶子了,而它们对光的敏感性也消失了。

尔后,幼虫开始不断地做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在茧中等待,直到有一天,幼虫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真正的蝴蝶。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听我讲到这里,这些父母似乎有了一点感悟,但仍有些疑惑地问我:“这和孩子的敏感期有什么关系?”

我说:“孩子就像幼虫一样,到了某一特定的阶段,内心也会产生一种本能般的力量,驱使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学习。这种狂热会一直持续,直到孩子内在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敏感期结束才会消失。”

“孩子总吃手,喜欢往嘴里塞东西,是手的敏感期和口腔敏感期到了,孩子爱问词语的意思,是语言的敏感期到了;孩子不愿意要不完整的东西,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到了。”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虽然对世界一无所知,却能在几年内学会比一生其他阶段都多的技能,显然是依靠了生命的本能,也就是敏感性。可见,敏感期有多重要!”

听完我的话,这些父母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为扼杀孩子潜能的侩子手。

大自然充满神奇,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发展着,孩子也是如此。在孩子的敏感期到来之时,我们要敏感的捕捉到并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们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 敏感期,给孩子的成长增添更多动力。

我很庆幸,上天赐给我一双儿女,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的同时,也让我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收获。

在教育儿子Jimmy和女儿Amy时,我认识到了儿童敏感期的重要性。我亲眼见证了两个孩子,充满活力和激情地挑战一件件事情,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身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次一次地放弃,曾让我误以为是不懂坚持。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便失去了继续探索的兴趣。

海兰是我认识的年轻妈妈之一。一次,他带着两岁的儿子来我家做客。小家伙能独立走路没多久,可一到我家就各个房间乱跑。海南在孩子身后追着、呵斥着,同时伸出两手把他紧紧抱住。

等孩子安静的玩玩具后,我和海兰简单的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没有听见孩子的动静,海南不安地抬头往客厅一角望去,发现儿子正死死地盯着墙壁发呆。

海南走过去,一把拉过儿子,才发现儿子在看粘在墙上的一只死蚊子。海兰不高兴了:“这有什么好看的?你老老实实的玩玩具不行吗?”一边说一边把儿子往客厅中间拉。

小家伙不高兴了,拼命挣脱着,扭过头来,眼睛依旧盯着墙壁。我过去拦住了海兰:“让孩子看吧,他现在进入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你阻止他,可能会让他以后变得很粗心。”

海兰以前听我讲过关键期的事情,所以立刻松手。小家伙很高兴,很快重新跑到墙壁面前,我则和海南讲起了敏感期的重要性。

“你还记得狼孩的故事吧?”我问海南。海兰是我在办讲座时认识的,那次讲座上,我正好举了狼孩的例子。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狼孩是指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据说被发现的已有十多人,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印度狼窝里发现了两个女孩——卡玛拉和阿玛拉。

在被发现时,卡玛拉七八岁,阿玛拉约两岁。随后,他们被送往孤儿院抚养。阿玛拉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在16岁左右死去,智商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事实上,当时由美国传教士辛格专门负责教育卡玛拉,但即便经过了7年的教育,卡玛拉也只会勉强学会了45个词和几句简单的话。虽能免强直立行走,但身上仍然存在许多狼的习性。

海南点头表示记得。

我用略带悲伤的声音说:“在男孩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直立行走和说话并非人的本能,是需要后天学习的。一般来说,0~6岁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存在着各种关键期。错过了,会使大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由于卡玛拉在关键期时没有接触相应教育而无法从环境中吸收人类的习性,导致他被人类发现时不会说话,不会思考,不会直立走路。”

“你刚才的做法,实际上就是阻止孩子发展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性,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做事方式等,以后想要弥补都来不及了。”

海兰听了我的话,深深点了点头。

敏感期是大自然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在敏感期出现时,如果我们能抓住,就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助力,让孩子迅速又自然地成长。

○ 让人感到有趣而又抓不到头脑的敏感期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随着这些小天使的成长,我们生活中也有也喜忧不断。有时孩子天真可爱的让人只想狠狠亲一口,有时却又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完全抓不到头脑的事情。

生下Jimmy时,是我第一次做妈妈。看到她每天允吸着乳头,不断尝试着把手放进嘴里,抓到什么都往嘴里放,一副锲而不舍的样子,很有意思。

每次想起这些,我都觉得很有趣。我知道,这些都是敏感期的表现,让自自己应该减少干涉,让孩子在敏感期自由探索。

在Jimmy的各种敏感期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他第一次叫我一声“妈妈”。

那天,我刚刚洗完衣服,擦了擦手去看正在睡觉的Jimmy。当我靠近他时,他突然睁开眼睛冲着我笑了。

我也笑了,逗着他说:“妈—妈—妈—妈—”

没想到,小家伙居然跟着我,清晰完整地说完了这两个让我现在想起来都激动不已的字眼——妈妈。

我激动不已,立刻抱起Jimmy,一边把他举高,一边对他说:“Jimmy,再叫一遍妈妈,乖,再叫一遍妈妈。”

Jimmy很配合,又断断续续地叫了几声“妈妈”。

那一刻,我真是感觉幸福极了。

现在想来,孩子真的具有非常神奇的力量。我们的世界被各种声音充斥着,人的说话声、动物的叫声、物体摩擦声、乐器撞击声等,非常热闹。可是,那那么幼小的孩,居然能借助内在对声音的敏感性分辨出人类的声音,然后加以模仿,真是神奇!

Jimmy也是这样。最开始,我们在他周围说话时,他总是侧着脑袋耐心地听,有时会攥紧拳头,有时会踢动双腿,有时会“咯咯”地笑。我很清楚,这是孩子在表达自己听到声音时的喜悦。

接着,Jimmy就开始了模仿。有时即使我们不说话,他也会叽叽歪歪地说个不停,兴趣盎然,直到有一天,终于学会了开口叫“妈妈”。

孩子的成长让人惊讶,各种敏感期也不容小视。不仅是口、手、语言敏感期,其他各种各样的敏感期也同样重要,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多加重视。

在面对向我咨询敏感期问题父母时,我总是强调:“孩子的敏感期不受我们的控制,但却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对孩子的敏感期视而不见,甚至加以阻挠,必然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他的那些看似有问题的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发现孩子内心的变化,在孩子开口前,就将他需要的东西给他,这对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就像种庄稼,需要一个过程,庄稼会在恰当的时机长高、抽穗、饱满,不管种田人的心情有多么急切。

孩子教育也是如此,不管你多么急切,孩子都会按照内在的设定成长。与其内心焦躁不安,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守护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吧!

○ 每个孩子都拥有神奇而又奥妙的“九大敏感期”。

我一直认为,敏感期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它让儿童拥有了神奇的力量,我们有必要对敏感期多做一些了解。

作为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老师,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和实践蒙台梭利教育法,对于其中关于敏感期的划分,更是熟记于心。

按照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敏感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九种,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的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

在孩子进入每个敏感期时,都有相应的行为表现,也有相应的内容需要学习。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九大敏感期的相关内容,才能在必要时给予孩子关键的帮助。

1. 语言敏感期(0~6岁)

一般来说,当你发现孩子开始盯着你或其他人的口型看,并尝试着咿呀学语时,你要注意了,这意味着孩子进入了语言敏感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件枯燥并且困难的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语言简单而又充满乐趣。

这是因为,孩子对语言非常敏感,大人的话在他听来就像音乐,能自然而然地吸收。正因为有这样的积累,孩子才会突然间开口说话。

语言能力很重要,在这个阶段,你要多和孩子说话,或者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多接触语言,多讲话。如果孩子在两岁左右还不会说话,最好去医院做一次检查。

2. 秩序敏感期(2~6岁)

有那么一段时间,孩子对物品摆放的位置非常在意,甚至不准别人进行移动。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否则就要重新开始。

当你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他进入了秩序敏感期。此时,你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如果你没有这么做,孩子就会因为不熟悉周围的环境而变得惊恐、不安,经常哭泣或乱发脾气,这种信号,你一定要接收到,并及时改正破坏孩子秩序感的言行。

当然,你也不用特别担心,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它的智能也会得到发展,以满足成长的需要。

3. 感官敏感期(0~6岁)

儿童认识和理解外界、建构内在世界,离不开感官的帮助。事实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开始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外界了。

只有感觉得到发展,孩子的其他心理机能,如记忆、思维等才有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孩子探索时,只要能保证安全,父母最好不要干涉。

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我们早已习惯了忙碌的生活节奏,目光和目标也常常集中在那些能改变生活或者让人生更加美好的事情上,对于细微的事物则很少关注.

可是你会发现,到了某个阶段,孩子突然对地上的小虫子、瓜子壳、小石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抓在手中不放,或者盯着看上半天。这时,你就可以确定,孩子进入了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此时,你不需要过于担心卫生问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小物品,引导孩子仔细探究,帮助孩子学会观察。

5. 动作敏感期(0~6岁)

动作敏感期,包括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一般来说,在孩子学会走路后,你要多鼓励孩子运动,让肢体动作更加协调,这对左右脑的均衡发育很有好处。

而手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工具。事实上,手的一切活动都听命于大脑的指挥。让孩子多动手进行实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能促进智力的发育。

6. 社会规范的敏感期(2.5~6岁)

在两岁半左右,孩子渐渐会渐渐变得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将兴趣逐渐转移到社交和参加集体活动上。这是进入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的表现。

这时,你需要让孩子了解日常规范和社交礼仪,并且让他努力遵守。这样一来,既能为孩子打下遵纪守法的基础,也能让孩子学会自律。

7. 书写敏感期(3.5~4.5岁)

进入书写敏感期后,孩子开始拿起笔涂涂画画,或者学着大人的样子写字。这是一种好现象,虽然孩子一开始可能只是点点画画,但是到了最后,孩子总能写出规范的文字。

你不要因为孩子乱乱写乱画,就打断孩子的自我学习,要给孩子提供纸笔,必要时可以教孩子写字,以满足他内心对书写的需求。

8.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当孩子对图书感兴趣,愿意看书或者听大人读书时,意味着他进入了阅读敏感期。

与其他能力相比,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相对较慢。但如果孩子在其他敏感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阅读能力也会在进入敏感期后迅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书,让孩子随时都能接触到书。同时,你最好养成阅读的习惯,创造读书的氛围,促进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

9. 文化敏感期(6~9岁)

孩子虽然在3岁左右就对文化感兴趣,但真正出现探究心里却是在6~9岁期间,这是孩子的文化敏感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给孩子提供多少文化信息,孩子就能吸收多少。在这个敏感期,多让孩子接触各方面的知识,他就能吸收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较于漫长的一生,孩子的敏感期实在短暂。但是,孩子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能力、智力、心理等,却是一生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发展自己的敏感性。

李老师给家长的敏感期教育启示

在0~6岁时,每到某一特定的阶段,孩子的内心便会产生一种本能般的力量,驱使他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一段时期被称为敏感期。

孩子对世界一无所知,全靠在敏感期的学习和探索,让他们拥有了适应外界条件的能力,拥有了更好成长的基础。

所以,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了解孩子的九大敏感期,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敏感期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帮助他顺利度过敏感期。

捕捉儿童敏感期内容摘要(捕捉儿童的36个敏感期)

分享读过的好书,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或多或少的受益,及时了解和把握住孩子的敏感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和自由中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释放出强大的内在生命力。


标签:百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