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一个“小”字,读起来温柔,不张扬,好像把冬天的寒意缓解了几分,任谁也不会将它与最冷挂钩。
千万别被骗了!小寒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因为一年中最冻人的“三九寒天”完全被包含在小寒节气里,你瞅瞅:
三九 :1月9日 —— 1月17日
小寒:1月5日—— 1月20日
因此,小寒称得上是一年中最大的一道坎。贪心,想凭一己之力护所有福友跨过这道坎,有个好身体迎接新的一年。
小 寒 三 候
小寒一候 | 雁北归
小寒二候 | 鹊始巢
小寒三候 | 雉始雊
小 寒 养 生
固肾暖心脾、排下身寒湿
在寒这个问题上,大家都觉得,衣服穿够就行啦,再大不了,还有暖气呢!
要这么简单倒好了!小寒是全年地气最寒的时候,只要你出门,难免接触。甚至常在温室里的人,在强势的寒湿面前更容易失守。
加上冬天不怎么运动,寒湿之气一旦沾染,绝对盘踞在身不肯走。
中医有句话,叫“寒为阴邪,下先受之”,这里的“下”就是指肚脐之下的下半身。
寒气不像热气向上升腾,寒为阴邪,爱顺势下行,所以我们的下半身周围,寒气更重。
我最近也发现,很多男孩子女孩子,上半身裹的严严实实,帽子围巾口罩一样不少,下半身却连条秋裤都不愿意多穿,甚至还露着脚踝。
年轻气盛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最多会因为水液代谢不通带来一些生殖器和膀胱系统的问题,比如尿频、白带增多。如若年纪大了或身体弱点,会发现小腿浮肿、痛经、关节炎、老寒腿都来了。
最后寒湿积重,上至五脏六腑都会受损,女性甚至会不孕。
可是想去寒湿,谈何容易:
一、寒湿虽集中在下身,但想除去必须借助五脏六腑的力量,找准相关脏腑是个难题。
二、寒湿为邪气之首,不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能完全排出,坚持也是一件考验人的事情。
“坚持”交给你,
找脏腑的事情交给我。
与寒湿关系最紧密的脏腑,一个是肾,一个是心脾。
肾主水,水总是向下流的,若肾阳不足,肾水寒,自然会加重下身寒湿。我们必须稳固好肾阳,就像糊窗户缝一样,肾好则寒气不侵,且身体里的寒湿碰见强盛的阳气,自然就消散了。心和脾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推动气血运行。心主血,脾统血,暖好我们的心和脾,气血才能暖,所到之处,寒湿无处遁形。
来一碗暖暖的糯米红豆饭
这次不要怪不推汤,因为小寒的时候,没有比吃一碗糯米红豆饭更好的了。固肾、暖心脾、排下身寒湿,都能做到!先来说说这神奇的小豆子——红豆, 李时珍把它称作“心之谷”,来强调红豆的养心功效,不光清心火,还补心血。除了养心,红豆健脾胃的功能也很强。另外红豆还有“泄”的本领,祛湿排毒、利尿消肿一流。
与红豆最为相配的就是糯米,糯米跟粳米不一样,粳米平和,主要补脾胃;而糯米是温性的,有温肾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里说:“作荐御寒,暖于棉絮。”糯米温肾暖身的本领,比盖一层厚棉被还要好。
但是糯米有个大毛病,就是黏腻,不好消化。所以最好先放到锅里炒一炒,炒到有焦香味儿之后,再焖熟,这个时候糯米吃起来就不那么黏了,而且糯米炒过还增添健胃的功效。
糯米红豆饭做好了,飘着红豆自有的香甜味儿,一口一口,将阳气、温暖送进身体里,将体内的寒湿邪带出去,如此深情的温暖,在寒冬里与家人一同品味,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食材:
红豆100g / 糯米100g / 油适量 / 盐少许
做法:
1、红豆浸泡4个小时之后,加清水在锅内煮开,10分钟后关火。
2、炒锅内多放油,烧热后放少许盐,放生糯米用小火不停翻炒。如果想吃得更软一些,可以将糯米泡水后沥干再炒。
3、糯米炒到微黄,把红豆连汤一起倒入,小火焖熟后起锅。
啥也不说了,这碗饭先煮为敬,想排寒湿的朋友都能煮来吃吃。
“ 天 灸 ”
小寒天里,吃是不能少的。但要排寒湿,还有一种不花钱,还有效的方式,可别错过了——“天灸"。(注:中医里正经的天灸是说发疱灸。)
天灸做法:
阳光明媚时,一般选在午后,关好门窗坐在屋内,避免风吹;背对阳光,根据屋里温度可以增减衣物,让温暖的阳光照晒在脖颈、肩背、腰上。
最好不要晒到后脑勺,小心头脑发热。这样晒1~2个小时,直到自己鼻尖出汗或喷嚏打出来为止。
功效:外借太阳之力,帮助身体的阳气升发,达到驱散寒湿的作用。
小 寒 习 俗
1、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成饭。鲜而不腻,香气十足,吃过一次,就再忘不掉了。
2、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的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到了小寒的时候,再取出来吃,脆嫩无比。果然这世上,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小 寒 有 感
小寒,真的是一个很适合吃货的节气,身边就有一群吃货,之前不敢吃羊肉,就盼着小寒到,马上就把羊肉锅子定了。
也有不激动的,有一个同事,每天都会去两条街外的拉面馆吃一碗拉面,加葱不要香菜,雷打不动,吃了两年了。爱和执念这种事,谁说的准呢。
这世上,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食物早已超出了本来的意义,它更是一种抚慰、回忆、思念、希望…..
我曾看过一部叫《深夜食堂》的单元剧,翻拍自日本,中文版一经推出,被吐槽不断,然而并不影响我被赵又廷饰演的马克,感动到涕泪横飞。
马克是海上的一名船员,也是深夜食堂的常客,每周五,他总是带上女儿乐乐,来吃她最爱的“天使汉堡”,乐乐不爱吃蔬菜,老板给她特别定制了这款没有一根菜的汉堡。
马克是聋哑人,而乐乐则是他五年前在甲板上发现的弃婴。五年的相伴,让马克的晦暗的生命里燃起了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乐乐的身世被查出,马克作为残障人士被强制与乐乐分开,而乐乐即将被送回亲生母亲那里。
马克难以接受女儿要离开他的现实,于是他开始疯狂的学习认字,学习说话,学习所谓“正常人”的技能。
当马克与乐乐生母对薄公堂争取乐乐的抚养权时,在众人的阻拦下,马克终于用呜咽囫囵的发音说出了完整的一句话,那一刻,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可惜乐乐最终还是被送回了生母的身边。
在乐乐准备“回家”之前,乐乐带着妈妈来到了深夜食堂做最后的道别。沉默的老板,熟悉的预留席,每周五的汉堡,都是乐乐与马克、与深夜食堂之间的一个独特的默契。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以前在家时爸爸给我烧的鱼香肉丝,因为我爱吃肉,所以也总是一大盘的肉丝,很少的蔬菜。突然,怎么那么想吃了。
有没有那么一道菜,是你的最爱,怎么也吃不腻!
标签: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