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中暑
通俗讲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或高温作业过程中,因“热”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亦称为急性热致疾病。具体说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中暑的原因
气温升高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3、中暑的分类
先兆中暑
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轻症中暑
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重症中暑
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
4、中暑的处理
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降温
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降温措施。
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别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促醒
病人若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药店常见防暑药品
1、藿香正气水
水剂含有乙醇,所以不能同头孢一起服用。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口服液剂型大多含糖,糖尿病患者禁用。
2、藿香正气液
与藿香正气水成分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不含酒精,副作用更小,口感更纯。
3、十滴水
为祛暑剂,具有健脾、祛暑功效。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同样的应注意本品含有酒精,孕妇忌服。
4、风油精
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孕妇忌用:成份中含有樟脑,怀孕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胎儿死亡。
婴幼儿忌用:樟脑可引起新生儿黄疸症。
不能用于皮肤破损处。
5、清凉油
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也可用于中暑、晕车、蚊虫蜇咬等。需注意含有樟脑孕妇慎用,若不慎进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
6、人丹
人丹的主要成份是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等,具有驱风健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
7、仁丹
仁丹的主要成份是肉桂、广藿香叶、薄荷脑、冰片、朱砂、砂仁、丁香、豆蔻(去果皮)、檀香、木香等13味。具有清暑开窍的功效,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仁丹中含有朱砂,注意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
8、金银花露
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剂,气味清香,甘凉润口,是中医饮剂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口服,一次60~120毫升,一日2~3次。服药时饮食宜清淡;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滋补性中成药。家长可将药水倒出,用开水稀释后给孩子饮用,不要直接服用。
9、午时茶颗粒
具有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10、无极丸
可以清热祛暑,避秽止呕。用于中暑受热,呕吐恶心,身烧烦倦,头目眩晕,伤酒伤食,消化不良,水土不服,晕车晕船。
夏季防暑联合用药推荐
1、联合用药套餐:
藿香正气口服液+风油精
清凉防暑颗粒+防暑清凉贴
推荐理由:
轻度中暑,额部、太阳穴涂些清凉油,服药三天无效的话,中暑严重者及时就医。藿香正气液(含乙醇),不能与头孢类等抗生素同服,驾驶员禁用。
2、清凉冰爽补水类
止汗液(狐臭喷剂)+清凉爽肤沐浴露+柠檬味香水+补水防晒面霜
推荐理由:夏季气温高,很多女生一般不喜欢那种气味浓郁、甜腻的香水味,建议选购清爽淡香的水果型香水。
3、驱蚊防痱
花露水+驱蚊膏+驱蚊手环+去痱香膏
推荐理由:止痒,去痱,清凉,提神,有效驱蚊时间达8小时。
标签: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