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刘原远 0
文章来源:刘原远

摘要:中国化学工程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规划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攻克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中自主研发的“卡脖子”技术—己二腈产品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目前正在建设工业规模示范装置,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我国尼龙66系列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发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获批2019年发改委专项,目前正在投资建设高端智能橡机装备产业基地;联合研发的“特种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化学工程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关键词:创新驱动 技术攻关 高质量发展

背景PART 01

中国化学工程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攻关工作,面向国家和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公司“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公司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要求,采取多元化创新模式持续推进相关“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努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化学工程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行动PART 02

(一)加强科技创新规划顶层设计

中国化学工程深入研究国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及相关规划,分析行业发展形势、各企业科技和实业发展现状,借鉴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实业发展经验,组织编制了“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科技发展子战略和实业子战略,完善了中国化学工程创新引领发展的蓝图。

其中,科技发展子战略明确未来科技发展目标,将中国化学工程传统技术优势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有机结合,研究确立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化工石化、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现代化施工等创新重点领域,确立重点研发项目75项。

实业子战略研究确立了以己内酰胺和己二腈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固(危)废处理等绿色环保产业、氢能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路径,初步规划了实业板块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

(二)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中国化学工程编制《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不同类型项目的分类管理方法,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和管理水平;编制《科研职级序列管理办法》,建立科研人员职业管理体系,畅通科研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修订并发布了《技术标准管理办法》,优化了技术标准管理流程。

推动各企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研发活动中和技术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如: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天辰公司完善以课题制为核心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有效激发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五环公司修订了《技术创新项目过程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升对技术创新的精细化管理;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七公司修订了《技术创新项目(课题)管理办法》等9个研发管理制度,完善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十一公司修订了《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分类明确了奖励标准,建立了详细的激励措施。

(三)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推动集团内外部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中国化学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总院和日本分院。通过开展专业化、市场化选聘,引进了德国BASF、日本三菱化学、国内中科院多个研究所的高端科研人才。稳步推进各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截至目前,中国化学工程共有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持续推进集团和企业层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国化学工程煤化工联盟活跃度获得科技部认可,在首届“创新中国2018年度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新服务平台奖。中国化学工程与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分别申报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与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围绕化工新材料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和交流等方面推进战略合作。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公司联合中盐红四方开发草酰胺关键技术,已获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五环公司与大连化物所共同开发甲基丙烯腈技术;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华陆公司与四川中物材料共同开展ASA树脂合成中试研发工作,建设5000吨/年工业化生产项目;中国化学工程所属科研院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签定弹性聚乙烯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国在高性能聚烯烃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的解决。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

中国化学工程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在集团层面,推动“一十百千”人才计划落地,组织开展集团首席科学家、集团级科学家、院士培养对象、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培养对象的评选工作,评选出集团首席科学家1名、集团级科学家1名;组织推荐两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华技能大奖培养对象共计64人,将逐年定期更新。评选出6名近三年“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工作者”进行表彰,未来将持续对科研岗位的优秀人才进行嘉奖。以科研院为试点,出台《管理层人员管理指导意见》《员工管理指导意见》《薪酬管理指导意见》《项目收益分红激励管理指导意见》,建立与市场接轨、具有吸引力的科技人才薪酬机制。组织开展创新驱动年活动,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创新的氛围。

各企业积极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其中: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公司开展技术研发建议、方向及课题征集活动,对选出的课题给予奖励,调动了全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华陆公司选拔出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人才三支人才梯队及培养对象200余人,形成公司骨干人才库;中国化学工程所属十四公司积极推动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开展专业领军人才评选工作,评选出10名专业领军人才,形成公司高端技术人才库。

履责成效PART 03

(一)重点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

中国化学工程稳步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的实施。其中:自主研发的中美贸易战“卡脖子”技术—己二腈产品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目前正在山东淄博齐鲁工业园投资建设工业规模示范装置;开发的高温垃圾气化技术与武汉氢阳常温常压氢油储运技术进行耦合,已建成千吨级储油生产装置,正在全国多地积极推广垃圾气化制氢项目;联合研发和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高效保温材料纳米级硅基气凝胶,正在投资建设年产5万方气凝胶项目;联合研发的回转炉粉煤热解工艺技术,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并通过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开发低成本丁二酸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可推动可降解塑料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替代石油基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研发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获批2019年发改委专项,目前正在桂林投资建设高端智能橡机装备产业基地;联合研发的“特种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首创大型火力发电间冷钢塔建造技术,已在国内多个电站成功应用;联合研制的全位置自动纠偏焊接机器人,在宁夏宝丰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中应用。

(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中国化学工程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能力,在主营业务相关的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核心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19年,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80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专利奖5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计6项,专有技术认定16项,省部级工法认定28项。发布国家标准2项,牵头制定《化工园区开发和建设导则》团体标准及园区配套系列标准,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化工园区建设标准规范研究》课题研究,组织推进《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提升行业话语权。

(三)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中国化学工程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的速度,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依托绿色己内酰胺技术、环氧丙烷技术承揽福建永荣100万吨/年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山东清河化工30万/吨年双氧水法环氧丙烷项目等,带动合同额29亿元;依托乙二醇技术承揽开滦、鲲鹏等两个乙二醇项目,获得技术转让费1255万元;依托半水-二水磷酸技术、高效低能耗尿素技术、乙二醇技术承揽宜都兴发化工300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湿法磷酸装置、云南祥丰石化年产50万吨尿基有机复合肥项目、哈密广汇环保荒煤气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等,获得使用许可费9260万元。

展望PART 04

中国化学工程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公司“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切实落实国资委“突出主业、突出实业”和企业负责人会议工作部署,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将中国化学工程打造成为兼具创新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解决方案专利商和工程承包商。

一方面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将传统主业做精做强,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依靠多元化创新模式掌握高附加值技术,将科技创新带动实业发展做优做大,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标签:国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ue }); ue }); ue }); ue }); 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