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主食是指富含淀粉的谷薯类食物,如大米、小米、玉米、高粱、面粉、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它们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经肠道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当然主食也是使人血糖升高的主要来源,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但是主食摄入不足,缺乏热量来源,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要,机体必然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长时间禁食易导致“饥饿性酮症”;蛋白质分解会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一直是一件令人颇费心思的事。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应该怎样吃主食呢?
一、吃什么?
平常我们常吃的米饭和面食糖尿病人都可以吃,区别只是量的问题,由于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的主食最好是粗细粮搭配,而且做的主食要相对的干一些,这样会延缓胃的排空,血糖升高缓慢。另外,一些高脂油炸食物应尽量少吃,如油条、烤串、月饼、麻花、奶油蛋糕等。
二、吃多少?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应当根据其胖瘦、劳动强度、血糖情况等因人而定。原则上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占每天总热量的60%左右。总的原则是少吃多动,但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不能低于150g。
三、怎么吃?
血糖轻度升高者,每日分三餐,早、中、晚按1/5、2/5、2/5分配主食;血糖较高者,提倡少食多餐,每日分5~6餐,按2/10、 1/10、3/10、1/10、3/10,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防止餐后高血糖,又可以避免下餐前低血糖。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尽量要做到:少量多餐;粗细粮搭配;吃干不吃稀;用淀粉含量高的土豆、山药、红薯等做菜时,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
标签: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