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虫清(宝塔糖)

高原远 324
文章来源:高原远

小时候驱虫,宝塔糖是很多70、80后的童年回忆,如今宝塔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高效的阿苯达唑片。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肠虫清。

肠虫清(宝塔糖)


作为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除了驱除胃肠道线虫,对绦虫、吸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阿苯达唑的药理作用:药物进入人体后,迅速代谢为亚矾和矾,阻断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导致虫体糖元耗竭,无法生存而死亡。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阿苯达唑并不是万能的打虫药!


尽管阿苯达唑是大部分肠道寄生虫的克星,但面对人芽囊原虫 、血吸虫等寄生虫,阿苯达唑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了。


人芽囊原虫,感染重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发烧寒战等。尽管大多数症状与一般肠道寄生虫感染无异,但是阿苯达唑却起不到治疗作用,临床主要以甲硝唑进行治疗。


血吸虫,急性患者可出现发热、血便、肝脾肿大、咳嗽、胸痛、血痰等症状。感染血吸虫也不能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临床治疗以吡喹酮为主。


吡喹酮的药理作用:吡喹酮能被血吸虫迅速摄取。在最低有效浓度(0.2~1.0μg/ml)时,可使虫体兴奋、收缩和痉挛。略高浓度时,则可使血吸虫体被形成空泡和破溃,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终至虫体死亡。


随着驱虫药应用增多,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自行购买驱虫药给孩子驱虫,虽然部分驱虫药(阿苯达唑等)是非处方药物,但若自行盲目吃药,也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的报告,大部分的驱虫药都会产生一定副作用。


危害一、可能会出现变态性脑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早在2009年就发出警示,咪唑类驱虫药会导致脑炎综合征,最常见的是出现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肢体瘫痪、失语、尿失禁,有些可能会出现终身性的残疾。


危害二、肝肾功能受损

吃打虫药后出现转氨酶和尿素氮的升高,肝肾功能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危害三、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出现恶心、腹痛、腹泻、腹部不舒服、皮疹、乏力,剥脱性皮炎和全身性脱毛症。


危害四、血液系统的改变

出现如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低。


肠虫清(宝塔糖)


因此为确保自身安全,应先做寄生虫相关检测,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肠虫清(宝塔糖)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驱虫呢?


首先,12岁以下的儿童,50岁以上的人群,热爱生食的人群,有宠物的人群,以及出现腹痛腹泻、头痛发烧、厌食呕吐、贫血过敏、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的人群,应进行肠道寄生虫的检测筛查。

其次,先检测再驱虫,不要盲目乱吃驱虫药。在确定感染具体哪一种寄生虫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驱虫治疗。

在驱虫治疗一个月后进行肠道寄生虫的粪检复查,以此来确认体内虫体是否已经彻底排出,如若成阳性,则应再进行一个驱虫疗程治疗。

最后,对于粪检中未检测出寄生虫的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保持个人卫生,少吃生食勤洗手,一年两次进行肠道寄生虫的检测排查。


远离寄生虫,预防检测是关键!


标签:风电项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