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图片(香芋是芋头吗)

陈同林 379
文章来源:陈同林

芋头图片(香芋是芋头吗)

文/山雨歇

大姨家的走廊上有一棵“花”,只有三片叶子,亭亭玉立。

有一片是新生的,叶子还卷曲在一起,斜斜地直立着,好像一把正要打开的绿色小伞。那绿色中好似被敷上了一层白粉,使得那卷曲的叶子仿佛一个初生、娇嫩、正酣睡的婴儿。我都担心,我和表弟的欢笑会打搅到他的酣梦呢!

另两片叶子叶柄很长,叶子碧绿碧绿的,就像两个圆盘,静静地擎着,向周围传递着醉人的绿意;可同时,又像两片新荷,让人联想到“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片叶子与它们的叶柄交接、朝上的部分有一点儿凹陷;从这一个点往外,是一些类似放射状的淡淡的脉络,比其它部分的颜色要浅一些。

好美啊!

可难道这不是特殊品种的荷花?要不怎么是种在泥土中的呢?大姨告诉我们:这不是荷花,这是芋头。

怪不得呢,这“花”与荷花的样子也真的有些不同。那“盘子”不是很圆,呈卵状,一片前端短尖,一片渐短尖,也远远没有荷叶的叶片大。

不过,它们还是很美。即使大姨跟我们说了,这是将来会长出丑丑果实的芋头,我还是愿意把它看成一棵花。

风透过窗户,吹到这棵芋头上,叶子翩翩起舞,像极了可爱的、穿着绿裙舞蹈的少女,也像极了“惊风乱飐芙蓉水”。你看,随着它们在风中翩跹,我仿佛闻到了荷叶的清香,感受到了带着水汽的风带来的凉爽。

芋头不是花,可它却给这走廊带来了太多的美好。

大姨跟我们说,她之所以种这棵芋头,就是看好了芋头长出来的这一片片绿意沁人、袅袅婷婷的叶子,更是由于芋头这种植物留给她的特殊记忆;至于这棵芋头能让她收获多少经济价值她倒不是很在意了。

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形态美好的叶柄、叶片,还是有点难以相信。难道那藏在泥土中、与泥土浑然一色、肥壮短粗的芋头真的是长在这么美的叶片底下?

再想想我们将芋头削皮时,那黏黏滑滑的触感,那让有的人皮肤痒痛的黏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由得就浮上了我的心头。

大姨跟我们说:“可不能瞧不起这些黏液,那里面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也叫做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呢!”大姨还跟我们说,芋头还可以治疗口疮、烧烫伤、外伤出血等。

中午,大姨给我和表弟在灶膛里各烤焙了两个圆滚滚的大芋头。别说,清香中带着点微甜,绝对是有别于红烧肉和肯德基的另一种美味;而与泥土浑然一色、粗糙剌手的芋头皮被剥去以后,露出的更是“一颗‘冰心在玉壶’”!

大姨跟我们说,在过去,芋头被视为重要的粮食补助或救荒作物,不但块茎可以蒸着吃、炖着吃,叶柄也可以剥皮煮食或晒干贮用。她说,粮荒年间,老人们拿着晒干的叶柄掺杂上少许的粮食做出的菜团、菜渣,曾经救过人命呢!

看来,我还真的小瞧了这种植物,难道这芋头还是内外兼修?

大姨见我和我表弟露出疑惑的神色,忍不住跟我们拉开了话匣子。

“都说‘龙多靠,龙少涝’。那是我姥姥和姥爷还年轻的时候,那一年是二龙治水。不知道是俗语真准,还是就凑巧了,那年从农历四月份开始,天就像扯破了一样,一连大半年雨水就没有个断的时候,地里哪里还有棵庄稼?这样的连雨天,颗粒无收是要死人的啊!”

“妈妈,”表弟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大姨,插话道,“现在您活得好好的,还有了我,是不是我太姥姥他们吃芋头活下来了?”

大姨正绷着的脸略微松弛了下,可终于还是没有笑出来。她点了下头,又摇了摇头,道:“是吃了芋头,可哪里又有那么多芋头吃?那时候,我姥姥、姥爷全村习惯于种芋头,就连半坡地里也种。芋头不喜干旱,本来山坡地是长不好的,可那年雨水多,平地里的其它庄稼都涝死了,平地里的芋头收获不好,可连阴雨停后梗叶却还有留下的;山坡地里的芋头长得倒是挺好,叶柄都有一人高。那一年,在接连下了十多天雨之后,我姥姥姥爷就行动起来了,天天冒着雨走家串户,提醒村里人将上年的那些本来准备烧火、喂牲口的芋头叶、芋头梗收拾起来防备粮荒。后来他们村子里的人,真靠着芋头、芋头梗、芋头叶,掺着少得可怜的粮食度过了荒年,可他们临近村子的人日子就难过得多了,甚至……”表弟张了张嘴却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大姨没有注意到,接着说,“我姥姥活着的时候跟我说过好几次,她说那年头,咱们国家的农民还普遍不富裕,再遇上这样的灾荒年,要不是有那些芋头和芋头梗、叶,他们早就饿死了,后来也就不会有我和你妈妈了。所以,我一直对这芋头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因此,我不止年年在大田里种芋头,每年还要在花盆里种上一棵,让自己出来进去天天都能看到。”

竟然还能有一人高的芋头梗?我不由得又看了眼花盆里秀气的“花”。

午饭后,大姨带着我和表弟去看了大田里的芋头。这里的芋头可就壮观了,一兜兜、一垄垄,真是“接天‘芋叶’无穷碧”!那芋头梗高过我的头,大叶片早就超过了荷塘里的荷叶,也比大姨家走廊里的那棵肥厚、硕大得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将蔸与蔸、垄与垄之间的田地完全遮住了。叶片下的芋梗有粗的有细的,每一蔸都有二十多根,每一根都比那花盆里的“花梗”粗壮;而每一根都努力向上,为它所擎托的叶片争取着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我想,如果从芋头大田的上空航拍,那画面应该与荷塘相似吧?荷梗的下面有藕,芋头茎下的泥土里也埋藏着丰收的果实!

大姨带着我和表弟走在芋头田边,指着茁壮的芋头说:“看看,在水肥、空间充足的大田里,长得多粗壮!比花盆里的那棵高大多了吧?对于芋头来说,花盆的天地实在是太小了。”

芋头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我忍不住插嘴说:“这还是一种能屈能伸的植物啊!”

大姨笑着点头:“现在,咱们祖国日益强大,你们的生存环境这么好,你们一定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要学这些大田里的芋头,充分地吸收祖国给你们的阳光雨露,给你们的水肥空间,争取茁壮成长,将来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忽然就想起了许地山老师写过的《落花生》。花生被赋予了一种高贵的形象: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正是许地山老师给花生赋予的这种不图虚名、默默无闻的品格,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学着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

今天,我油然爱上了这既有亭亭玉立的外表又懂得藏拙,既能做老百姓的盘中餐又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既能忍受孤独自成宇宙又能在大田里蓬勃向上的芋头!

明年,我也要在花盆里种上一棵芋头摆在我卧室的窗子上;我要像大姨鼓励我们的那样,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乘着春风茁壮成长,争取像这芋头一样,纵使有着并不起眼的果皮,可依然要让叶子更秀,叶梗更挺,果实更有用!

个人简介:

张利杰,笔名山雨歇;山东省作家协会、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华夏精短文学学会签约作者。著有长篇小说《窗外雨潇潇》《窗外雨潇潇(续)》,部分作品发表于国内外知名大刊;偶有获奖。现为江山文学网长篇小说编辑、《作家·新视野》主编。


标签:环境监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