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君 DrWhy 1周前
现实真的太残酷了!
Eve Wiley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镇出生长大的孩子,16岁的时候,Wiley得知了一个事情:自己是人工授精生出来的[1]。
不过,等待Wiley的消息可不止这一个。32岁的时候,因为儿子一个久治不愈的病,更是牵出了一个惊天大骗局。
他偷偷加入了自己的精子
Wiley妈妈33岁的时候,因为丈夫无法生育,所以曾向当地一名被称为“首席生殖医生”的Dr. Kim McMorries求助,寻求捐精者。McMorries不仅很有名望,也很受人尊敬。
Wiley的妈妈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McMorries就告诉Wiley的妈妈,自己通过加州的一家精子库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捐精者。
就这样,Wiley妈妈顺利生下了Wiley。
可是,随着Wiley一天天的长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语也渐渐增多,她身边的很多朋友开始调侃Wiley跟自己的爸爸长得一点也不像。年少的心总是敏感的,这些话就像种子一样在Wiley的心里慢慢生了根、发了芽。
16岁那年,有些叛逆的Wiley决心要找出答案。她开始偷偷翻看妈妈的电脑,查看她以前的邮件。从妈妈的邮件里,Wiley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没错,这个“身份”,其实Wiley多少已经猜到了,自己是妈妈人工授精生出来的。
事情到这里,本应该结束了,毕竟Wiley初衷已经达到了。不过Wiley并没有止步的意思,她还想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迷。
于是,18岁的时候,Wiley向当年出生的医院提交了申请,想查看当年捐精者的信息。
医院告诉Wiley,当年是一名叫Steve Scholl的“106号捐精者”捐献的精子。知道消息后,Wiley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她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生物学父亲了。Wiley第一时间与Scholl取得了联系。
之后的日子里,Scholl一直陪伴在Wiley的身边。在Scholl的见证下,Wiley结了婚,也生了儿子。
任谁看这都应该是一个happy ending了,但事情的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生活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似乎不经历一点变故,就算在人世间白走了一遭。只是,Wiley做梦也没想到,这次玩笑开得太大了。
Wiley的儿子从小肠胃方面就经常出问题,总是腹泻。为了查明原因,Wiley决定给自己和儿子做个全面的检查,看看在遗传方面是否有什么问题。
按理来说,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却令Wiley傻了眼。Wiley和她的儿子都患有先天性乳糜泻,这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小肠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引起慢性腹泻。
这就很奇怪了,因为据Wiley所知,自己的妈妈和爸爸(Scholl)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先天缺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Scholl不是自己的生物学父亲?
带着疑问,Wiley决定彻查清楚。
Wiley通过那家基因检测机构,继续追查自己祖先的DNA片段,希望能从这里找到一点联系。
就这样,经过一番周折,Wiley查到了McMorries的头上。没错,这位就是当年给Wiley妈妈做人工授精的那位大名鼎鼎的主治医生。
原来,当年McMorries在尝试用“106号捐精者”捐献的精子对Wiley妈妈进行人工授精的时候,五次都失败了。为了增加受孕成功率,不得以McMorries混合了自己的精子,因为当McMorries还是一名医学生的时候,他的导师曾告诉他通过混合样本能够增加受孕的成功率。
所以从生物学上讲,Wiley的亲生父亲应该是McMorries而不是Scholl。
多么荒唐呀,恐怕电视剧也拍不出来这样的剧情,但现实却就这样真实的存在。虽然,之后McMorries对此事进行了解释并道歉,但对Wiley和她的妈妈来说,这远不及她们受到的伤害。
故事的最后,Wiley起诉了McMorries,目前案件应该在受理当中,结果还并不知晓。
虽然,Wiley的故事有些荒唐,但Wiley最终还是通过现代技术找到了自己的爸爸,但在古代这就很难说了,因为古代找爸爸的方法实在是颇为滑稽。
“找爸爸”,太不容易了
其实,不光是现代社会很多人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古代也一样。所以,在怎么“找爸爸”这事上,人们没少下功夫。只是在那个医疗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有些方法听起来真的有些可笑,比如,“孩子指认法”。
传说,12世纪的牧师 St. Anthony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心急如焚的妇女,妇女告诉Anthony,她的丈夫怀疑他们刚出生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所以威胁要杀死他们母子俩人[2]。
那个时候,在西方国家,受敬仰的牧师地位往往是很高的,有点像中国的得道高僧,所以他们的话很有影响力,大部分人愿意听,也更愿意相信。
为了帮助这个家庭解决问题,Anthony决定去妇女家里造访一次,问一问婴儿这个问题。当Anthony拜访这家人的时候,他问道婴儿:“孩子,告诉我,你父亲是谁?”结果,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了妇女的丈夫。
就是婴儿这个小小的举动解决了这一家人的麻烦。在Anthony的见证下,丈夫自然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所以自此之后,这家人便又幸福地生活了下去。
事情的真假虽然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Dr.Why相信,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寻找爸爸,估计应该有很多家庭是要被拆散吧。
当然,在推动整个历史进程的过程中,这种神奇的存在不可能只有一件。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兴起了一种叫“示波器”的装置[3]。
研发这款示波器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医学生,名字叫Albert Abrams。Abrams声称这款示波器可以通过血液振动来进行亲子鉴定。
1921年,这位小哥用他的技术“成功”鉴定了一个很有名的父权诉讼案,加之,他狂吹示波器还可以治疗梅毒、肺结核等疾病,所以,一时间示波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到底管不管用呢?最后还是美国医学会出来发话了:这顶多就是歪理邪说!
所以说呀,事实总能向我们证明,这些不靠谱的东西终究是会被拍在沙滩上的。
血型鉴定、DNA鉴定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总能慢慢走向正轨。
20世纪40年代,随着人们对血型的认识和探索,一种新的亲子鉴定方法出现了:血型检测[4]。如果还记得当年的遗传学知识,大家应该知道血型是以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
关于第一次血型检测,这里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当年在以讽刺喜剧艺术名震影坛的幽默大师卓别林的身上流传着一个丑闻。当时,卓别林的一个女徒弟声称自己生了卓别林的孩子,但卓别林不承认。所以,这个女徒弟就把卓别林告上了法庭。
当时的法庭是怎样对这件事做判断的呢?就是通过血型检测。
有三个医生分别为这位女徒弟、孩子和卓别林进行了血型检测。结果发现女徒弟的血型是A型,孩子是B型,而卓别林是O型。
很显然,卓别林是对不上号的。因为如果父母是A型和O型,那么他们所生的孩子应该只有两种结果,要么A型要么O型,B型显然是不可能的。
虽然,案件的最后,法院还了卓别林一个清白。但可笑的是,法院最终还是判决卓别林是孩子的父亲。因为当时的法院认为,卓别林和女徒弟之间的浪漫爱情远比生物学父亲之间的遗传学联系更为重要。
还真是一波骚操作呀。想不服都不行。
不过这样的方法呢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只能做否定推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也就是说,血型鉴定不能作为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标准。
那什么才是确定亲缘关系的黄金标准呢?就是目前鉴定亲子关系应用最多的DNA鉴定。
这种方法听起来就很专业,是指从子代和亲代获得检测样本,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5]。
一般情况下,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十分方便。
我们知道,我们身上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尽管部位不同,但我们每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都是一样的。而所谓的DNA亲子鉴定就是将孩子、生母、假设父亲同时进行多型基因的鉴定比对。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该与父亲相同,否则就出现大乱了。
虽然,现在的DNA亲子鉴定结果准确率还不能达到100%,但也达到了99.99%[6]。
感谢科学的进步,DNA鉴定的出现成为了我们人类科技上的重要里程碑。现在,它不仅可以用来寻找拐骗儿童,还可以帮助被强奸妇女寻找嫌犯证据。相信在科学家们的带领下,这样推动人类进步的技术还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https://www.nytimes.com/2019/08/21/health/sperm-donors-fraud-doctors.html?smtyp=cur&smid=tw-nytimes
2.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life/genetic/history-paternity-testing.htm
3.https://www.cbc.ca/radio/thesundayedition/the-sunday-edition-for-july-14-2019-1.5204352/the-murky-history-of-paternity-testing-from-celebrity-scandals-to-nazi-germany-to-the-u-s-mexico-border-1.5204367
4.https://dnacenter.com/history-dna-testing/
5.Weir E I W. Interpreting DNA evidence: statistical genetics for forensic scientists[M]. Sinauer Associates Sunderland MA, 1998.
6.Blouin M S. DNA-based methods for pedigree reconstruction and kinship analysis in natural populations[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3, 18(10): 503-511.
标签:国内